好一陣子沒有走訪台南的保安路了,上次吃了一間鹽水雞後,發現有間店家【李桑飯店】招牌有點吸引人。所以找了一天走訪一下。原來李桑飯店是高雄來的品牌,以飯食為主,還有麵食、湯品、小菜可選。這天走訪,還蠻喜歡他們炸排骨以及雞腿的說。不論醃料的香氣調味,或是炸的口感都抓的剛好。還蠻合自己的偏好。是一間住在附近,會當成日常吃飯填飽肚子的口袋名單。
廣仔虱目魚丸是一間開業70多年的肉燥飯、魚丸湯、虱目魚料理店。一早從6點營業到中餐時段。用餐空間是在騎樓比較簡單。這天吃的餐點風味正常。比較特別的是虱目魚水餃及煎魚腸。虱目魚水餃外皮不會軟爛,裡面肉餡清爽,伴隨韭菜香氣。虱目魚腸煎到外表帶有微微香脆,大都是管狀的彈性感,裡面還會有個苦甘尾韻。魚腸這道真的很看人,自己可以不吃,但可以招待你的好朋友來吃。是在台南才比較有機會可以吃到的一道在地小吃。
台南老宅早午餐有不少選擇,這天和朋友相約,到台南衛民街巷弄裡探訪一間開業10多年的老宅早午餐店-小巷裡的拾壹號。店裡環境以老宅為基礎,打造的帶點清新溫馨感。餐點種類多樣,有飯食、三明治、全日早午餐、木盆沙拉,選擇不少。這天走訪吃的餐點中,主菜、湯品、還有沙拉都很喜歡。吃完還蠻回味的說。是一間會當成日常,和朋友約會小聚吃早午餐的選擇。
麥謎食驗室是一間外觀看起來超低調,但餐點讓人超驚艷而且吃完無比回味的一間麵食店。雖說是麵食店,但他們家的麵食呈現的形式,似乎比較不常見。料理結合不同國家常用的食材、醬料,重新製作成一道料理。不少品項都讓人吃起來,好像有在哪裡吃過,但是總是想不起來的那種似曾相似感。而且不論風味或是口感搭配的恰到好處之外,還層次豐富。
台南保安路上有間鹽水雞店-雞仔店,是間低調卻口味不錯的午後點心及宵夜小店。這天走訪過後,覺得雞仔店食材的新鮮度及調味讓人頗回味。老闆老闆娘待人親切,對初次走訪的客人,細心的介紹食材及特色。老闆娘每天會到市場採購新鮮食材,賣完就收。那帶有甜味口感細嫩的高麗菜、爽脆帶汁的小黃瓜、蒸煮濾去多餘油脂的豆皮,搭配上店家胡椒配方及高湯拌勻後,讓食材的鮮美藉由簡單的調味而更上一層。是一間想吃點雞肉搭配幾道清爽的...
一農是一間位於台南中西區,在萬昌街及民權路交叉口的店家。以魚漿為基礎,做成各式食品。有甜不辣、黑輪、還衍生出多種口味。初次走訪,嘗了一些基本的品項。覺得基本的風味口感都還不錯,調味上會是喜歡的。但若是油感可以減低的話,會比較符合自己的喜好。
東洲黑糖奶舖是一間台南人氣不錯的搖飲店。一開始是在東寧路長榮路交叉口營業。印象中他們經營好多年了。有一陣子爆紅後,在台南不少地方,或是百貨美食街,甚至夜市裡都可以看到東洲的分店。走訪東洲黑糖奶舖多次,最常點的就是半糖的黑蛋奶或是黑仙奶了。因為黑糖的緣故,因此選擇半糖是自己偏好的香氣及甜度的範圍。黑糖的香味、奶的香氣、再搭配上Q彈的波霸,或是彈軟的仙草。逛街時來上一杯很可以。
台南中西區青年路周邊,有一間今年7月新開的麵食煎餃店-假面配餃。假面配餃距離台南火車站約900公尺。空間不大環境清新可愛。初次走訪,點了份麵食搭配煎餃。還蠻喜歡假面配角麵食的口感,稍微粗的麵體,帶點捲曲感,還伴隨著Q度。和肉燥及小黃瓜拌勻後,吃起來鹹香涮嘴。手工煎餃中,韭菜香味濃郁,單吃就有鹹香,風味口感是是自己偏好的型式。會是日常,想吃麵食煎餃時,會選擇的口袋名單。
在1846清朝時期興建的老宅裡用餐是怎樣的一種體驗?筑馨居藏身巷弄老宅,是一間無菜單的預約制餐廳。店裡餐點形式偏向台菜或是宴席時會看到的餐點。這天走訪用餐,整體風味平順,伴隨著點熟悉又懷念的滋味。
壓扁饅頭搬新家後,搬到延平郡王祠附近的馬公廟旁巷弄。店面不大,但有提供一些內用空間,環境打造的小巧可愛。初次走訪,點了一份饅頭船還有饅頭堡。其中印象最深的,大概就是饅頭船中四種抹醬之一的牛奶醬了。經由烘烤後,醬的表面帶點焦脆感,裡面黏滑透著奶香,甜甜的滋味搭配烤饅頭,一整個超合拍。另外饅頭堡也不錯,熱壓之後風味更濃郁,表面還有著烤香,再搭配上包夾的配料,風味口感很不錯欸。